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第八届纺机联合展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2

1119-23日,备受业界关注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以下简称“纺机联合展”)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近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代表主办方接受了媒体专访,分享了关于联合展的相关情况,并解读了展会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刊记者:本次纺机联合展的预计展出情况如何,与上届展会比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变化?

顾平:本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既是一场行业盛会,也是观众和展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将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全套智能化工艺和装备的解决方案。本届展会的规模大于上届,将有来自意大利、德国、瑞士、日本、韩国、比利时、印度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参展商参展,展出面积超过16m2,展品覆盖6个展馆。

与上届展会相比,本届联合展的展出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有增长,其中参展商数量增长15%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新参展企业数量占比超过1/3,高于往届的30%左右,反应出纺机企业的产品优化、科技进步趋势更加明显。分工艺区域来看,本届展会的织造机械和针织机械展出面积均增长了30%以上,反应出终端需求变化引领下,织造和针织装备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变化不仅值得观众期待,更是行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

本刊记者:本次纺机联合展与ITMA米兰国际纺机展同年举办,史无前例。在您看来,本届展会的举办将承载哪些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顾平:受疫情影响,第八届纺机联合展延期至今年举行,与6月份的ITMA米兰国际纺机展同年举办,这对于两个展会来说,不仅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碰撞,更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协同共赢。在我看来,两个展会同年举办并不会彼此影响,ITMA米兰纺机展主要展示全球领先的工艺、技术和创新概念,ITMA亚洲展与市场和应用的结合更加紧密。从目前的报名参展情况来看,二者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将是全球纺机界的一次“大联合”。

对我国纺机行业而言,目前正值“十四五”中期,做好《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的中期检查工作,有利于强链、补链、稳链。目前纺机产业链中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基础产品和技术与国外相比有差距,一些高端纺机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稳定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引导纺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次展会有利于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加强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为行业“十四五”下半程的运行发展指明方向。

本刊记者: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如何?

顾平: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其健康发展也显著提高了中国纺织机械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和话语权。2012年,我国进口纺织机械42.18亿美元,同期出口纺织机械仅为22.42亿美元。“十三五”末,纺织机械出口额开始超过进口额。2019年,我国纺织机械出口额位列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口额为32.09亿美元,出口额为55.37亿美元,出口再创新高。十年之间,中国纺机行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新形象。

但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反弹未达预期,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和产业链重构等的影响,纺机行业的企业订单稍显不足,1-3月,纺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12家,营业收入213.82亿元,同比减少8.35%,利润总额11.87亿元,同比增长2.09%;纺织机械进出口合计19.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72%,其中进口7.29亿美元,同比减少18.90%;出口11.85亿美元,同比减少8.43%,行业承压运行。企业在面对需求下降、投资减弱等压力的情况下,仍需对未来保持乐观心态,一方面是我国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存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将助力行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纺织行业与新型领域、新产品的衔接将会加快,需求端的变化将持续推动市场发展。

本刊记者: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纺机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顾平:我国纺机行业的发展一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创新成果丰硕。2022年,国产纺织机械新产品获得“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并有7家企业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25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主持的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纺织机械重点企业全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57项,外观设计24项,较之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基本保持稳定。创新驱动下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能够加速产业链及企业业态的变化,满足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

在新技术和新需求的推动下,“十三五”期间,纺机产品从单机到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生产线,均有了质和量的提升,推出了纺纱、涤纶长丝、针织、印染、无纺布及服装缝制等6条智能生产线。同时5GAI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纺织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各场景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模式转变,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更高。例如,江苏大生的“智慧纺纱工厂”项目,已经实现了运营智能化、装备智联化、制造数字化,万锭用工少于10人。在绿色节能减排方面,纺机装备也在不断迎合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赶超国际水平,例如,广东溢达的无水染色生产线的面世,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创新。

本刊记者:目前,主办方的展会筹备工作进度如何?您对展会有哪些期望?

顾平:目前,展会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展位安排也将在6月底基本确定,后续工作重点将集中在观众组织与宣传。从前期报名情况来看,不论是海外参展商、国内龙头企业还是专精特新的细分领域企业,都非常重视这次展会并积极参展,而且在国内外航线持续恢复的情况下,海外观众的人数将持续增长。

展会是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具有持续生命力,对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希望本届展会能够保持ITMA的规则和品牌影响力,坚持做高品质展会,这在大环境发展变化的当今尤为重要。同时也希望展会能够发挥短时间高效率的产需对接作用,帮助企业理顺上下游产业链,明确自身定位,以更好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本刊记者:从国内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看,纺机企业应如何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顾平:近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面临招工难等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成为市场佼佼者,同时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头部企业的高端化产品,市场的优胜劣汰局面将持续深入,品牌效益凸显。未来,我国纺机市场的发展将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存量改造将会成为重点;二是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表现将更加突出。

对于我国纺机企业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首先要抓住“双循环”发展格局,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建立务实、高效的海外市场的平台,打造中国纺机品牌;其次是要顺应原料端、需求端等的发展变化,努力在纺织装备环节与产业链发展相契合,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最后要紧跟“双碳”目标,在绿色发展和可循环方面找到切入点,加快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撰稿:刘凯琳)

(来源:纺织导报官微)

链接:https://www.texleader.com.cn/article-3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