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技术让棉花采摘告别“人海战术

发布时间:2022-11-23
 目前,李召虎团队系列科技成果共获发明专利21件,登记农药新产品3个,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5项。近3年在主产棉区累计推广5060万亩,新增效益173.6亿元。

  “10年前,人工打顶、人工采收费时费力费工,效率不高,着实让人头疼……10年后,化学封顶、机械采收节省打顶、采收用工,每亩增产皮棉5公斤至10公斤,增收400元至600元哩!”新疆兵团芳草湖农场棉农李海江谈及10年的变化,感慨万千。

  10年风雨兼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召虎带领团队致力攻克人工打顶费工费时、脱叶催熟效果不稳、肥水投入过频过量等难题,跋山涉水,只为找到棉花全程机械化采收的“金钥匙”。

  解决棉花机械化采收难题

  作为“中国棉心”,新疆盛产的优质棉是棉农心中的“白色黄金”。

  早在2012年,李召虎团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第八师实地考察棉花生产时,“株型不利于机械采收”“机收杂质含量高”等棉农的诉求便萦绕在耳。

  “那时新疆大概有3700万亩棉花,没有成熟的化学封顶技术,棉花打顶全靠人工,一个工人一天最多打顶3亩左右。”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韩焕勇说,有棉农为抢在7月初完成打顶,白天干完晚上打着手电筒接着干。

  如何找到棉花机械化采收的“金钥匙”?长期从事作物抗逆高产调控机理与化控技术研究的李召虎心里有了对策。

  经多年探索,他带领团队摸索出一条全新的化控增效路径:揭示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化控效应和顶端生长的分子机理,研制高效株型调控和封顶产品,创建精准调控的机采棉株型塑造和化学封顶技术。

  “通俗地讲,采收机械需要什么样的株型和株高,我们就为它‘量身订制’什么株型和株高。”李召虎说。

  团队成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田晓莉教授介绍,团队进一步创建了以蕾花期精准塑型、盛花期精控封顶为主的机采棉定量化塑型和封顶技术。这项技术已在新疆示范推广10余年,成效显著。

  将脱叶和催熟药剂合二为一

  脱叶催熟是机械采收的关键一环。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最早在全国引进、推广机采棉。当时进行脱叶催熟需碱性脱叶剂噻苯隆和酸性催熟剂乙烯利两种化学药剂,在田间按比例“现用现配”,不但使用不便,药剂比例也容易搞错。

  为此,李召虎带领团队展开“头脑风暴”。他们将噻苯隆和乙烯利微粒化,采用“微空间屏蔽技术”解决酸碱成分不能在液体中共存的难题,按照最佳配比研制成一种新型脱叶催熟剂——欣噻利,直接兑水稀释就可使用,实现单一产品既可脱叶又能催熟。

  如今,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在施药15—20天后均可达95%以上,这个数据满足了机采要求,使得采净率提高3到5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5个百分点。

  2016年开始,该项技术在新疆及内地棉区400余个环境下进行多年试验示范,累计推广面积4000余万亩。凭借该项技术,2021年李召虎团队“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关键化学调控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项技术好就好在省人工,节成本,容易操作,实际效果好!”管理着2万多亩地的巴州轮台县国欣农场场长卢春建说。

  实现农艺、农化、农机高效融合

  10年来,李召虎带领团队逐渐在栽培技术上,将机采棉株型塑造、脱叶催熟关键技术与播期、密度、水肥等栽培措施进行集成创新,构建主要棉区适合全程机械化管理的栽培技术体系。

  不单如此,他们还将新型智慧农业中的单粒精准浅播、密植机采模式、精准水肥滴灌、系统株型调控、无人机精准施药等用于系统集成之中,逐渐解决了“肥水投入过频过量”的老大难问题,实现农艺、农化、农机高效融合的“大飞跃”。

  近年来,该团队培养了大批棉花专业技术“科技二传手”。累计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0多场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万多人次,为新疆培养了大批棉花技术人才,提升了区域棉花科技水平。

  目前,李召虎团队系列科技成果共获发明专利21件,登记农药新产品3个,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5项。近3年在主产棉区累计推广5060万亩,新增效益173.6亿元。

  “多亏了李老师带来的新技术,我们种植棉花越来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棉农们纷纷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